台西國中蚵貝壁畫破洞 作者痛心 【聯合報╱記者曹馥年、姜宜菁/連線報導】 2012.07.05 03:48 am
蚵貝壁畫創作家蔡英傑(右二)、許秀雲(左一)等人,昨天在水泥堆中找出當年畫作殘骸。
(記者姜宜菁/攝影)
雲林縣台西國中著名的蚵貝壁畫「希望之海」因校舍改建被敲出4個大洞,原創作者蔡英傑、許秀雲等人昨天到現場觀看,不解詢問:「有發生空襲嗎?」他們認為縣府沒顧慮到蚵貝壁畫是台西人的共同回憶,此事在臉書也廣為流傳,引起網友撻伐,甚至有網友嘲諷是「另類藝術『目珠脫窗』」。
雲林縣教育處長邱孝文、台西國中校長陳昭龍等人昨與蚵貝壁畫原創作團隊協商,達成2點共識:先暫停壁畫拆除的工程,結構工程師2天內做建築物評估,看是否可以補強的方式補救,結果將在6日前出爐。
「如果建築物有危害學童的疑慮存在,就是要拆!」台西國中家長會長丁俊雄強調,當初全校師生都期望保留壁畫,經結構工程師評估發現建物鋼筋外露、安全堪慮,且是海砂屋,必須拆除,校長陳昭龍曾跟家長、學生溝通。
出生雲林的嘉義市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得知後很痛心,要求縣長蘇治芬出面道歉,並擬串聯藝術界譴責,許多地方人士與各地藝術家也紛紛回文響應,「根本就是『台北好好拆』的雲林版。」
蔡英傑昨看到自己作品被敲出4個洞,感到痛心,自嘲「有發生空襲嗎?」
台西國中校友兼鄰居的林筠蓉覺得校舍改建是好,但為什麼要拆壁畫?她看到4個大洞痛哭說:「那是我們共同的回憶,我曾參與。」大家在水泥堆中找畫作殘骸,「這是阿嬤的衣服、這是眼睛」,透過此舉回憶畫作當年風華。
蔡英傑表示,從頭到尾他都不知道壁畫要被拆,以為學校打算新、舊作品並存,相互呼應,「其實可以補救」,現在就看建築物評估結果。
全文網址: 台西國中蚵貝壁畫破洞 作者痛心 | 雲嘉南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204308.shtml#ixzz20CWQ0pYjPower By udn.com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搶救台西壁畫
簡單介紹台西壁畫由來並節錄最近搶救工程:
2007年,由臺西鄉藝術家、漁民、師生共同做了一個夢,用蚵、貝、蛤與玻璃碎片打造出這個「希望之海」,蚵、貝、蛤都是台西人生活中從小接觸到大的,當然碎玻璃也是,這裡曾經(或現在還有)沿路角落
堆砌著因失業、失落而成癮的空酒瓶。眾人在一場場地討論中,漸漸從破落荒涼中看見希望,遂有這幅台西
最美的牆面:希望之海。
然而,2012年7月3日的下午,網路上才剛傳出疑似要拆除校舍,不到四小時赫然出現了四個裂洞,猶如死亡般的,瞳孔放大、無神....眼瞳不見了,耳朵不見了,漁婦的手臂也斷了,當然,就連雲和海也破了大洞......
對於縣府以「危樓」之名拆除,許多人都難以理解,因為我們不懂,如果建築師都提報120萬就能加固修復,為何還要堅持花上更多的錢拆除重建?我們也很難理解,為何校方傳出的態度是傾向保留,而「教育單位拆除大隊」硬要拆除?我們也不懂,強調「打造農業首都」的蘇治芬縣長怎麼沒在公文之初就拒絕蓋⋯⋯印,而是到了縣府承辦人員表示「已經進行許久,是第二期工程」而「依法行政」的今天,才表示「明明已經裁示全面停工」......
我們除了訝異、不解,更是憤怒!因為我們怎麼也想不通辛辛苦苦努力十多年的雲林社造,怎麼現在竟然不敵「依法行政」?蘇縣長,您的團隊無情殘忍地鏟掉了雲林的希望,您不生氣嗎?
或者,我們該要謝謝您,在2012.7.3的午後幫雲林台西打造了新地景----沒希望之海。(摘錄自網友夏瑞媛)
2012.07.05
首先報告:至少今天已完成暫時停工了!我詢問林建築師他說結構加強採用剪力牆(混泥土+鋼骨從四周去補強)就可以了!他認為現在雖然被敲了仍可以照此進行!並再請藝術家來帶社區居民補材料即可~像修古蹟般~所以保留這壁畫跟台西國中新校舍的工程是可以並進的。(余國信)
2012.07.06
實在讓人痛恨與生氣!!明明可以保存!為何雲林縣教育處要說謊!明明該案建築師都已經設計好為何要隱滿並硬要欺騙!這樣的教育處長他的名字叫做邱孝文!我強烈疾呼說謊的人已經沒有資格作為教育處長!下台吧!!還有壁畫還有救!我們要求停止拆!請支持者也到「甦活希望之海壁畫行動(活海行動)」粉絲專頁按個讚並分享與轉出去!直到縣長看到為止!(余國信)
相關報導:
1.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5/today-center5.htm?Slots=TPhoto
2.聯合報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204309.shtml
3.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20704/130554
4.中央社即時新聞 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207050135.aspx
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分享昨日與今日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號外:玉山旅社咖啡吧台正式由余國信團隊接掌
不會吧!3月16日起余國信要當玉山旅社的媽媽桑(內將)
做這樣的決定與宣佈心情是極複雜的,過程是極坎坷的;洪雅文化協會的伙伴問我『這樣會不會是走後退路,國信你不是說要開始放手,玉山旅社由國信自己經營,這樣還有餘力為文化戰鬥嗎?是不是意謂著團隊出問題,是不是意謂著人手不足...』,老實講我一時無法回答清楚..
因為從2009年開始發起搶救玉山旅社並進行協力修屋的行動後,我負責募款與募人並做監工的事務,真正的經營在第一年是江昱仁教授的夫人羅姐(大家對其簡稱)與我的難兄難弟小潘負責,第二年是交回給協會的總幹事與夫人張姐(大家對其簡稱)負責,從過年前開始又移交幾位年輕人負責;每一回都是伙伴們階段性任務的完成,可是過年後這回移交有許多的落差,一個是旅社修護的中關於『協力修護與協力經營』的實踐要達到怎樣才算是成功的好案例,一個是旅社目前仍有漏水等需要續維護的,營運所賺得的經費支付人事成本後就無法再負擔建築的維護費等問題,於是這回在換誰接手的時候就出現這棘手的問題!
過去我所忽略的問題並非不存在,過去對玉山旅社咖啡吧台,我得承認我是外行想領導外行,因為我沒有真正在玉山旅社咖啡吧台服務,無法理解到底旅社服務事務有多煩瑣及如何克服,整個流程與營運的項目之規劃,還有人力要幾位才能負荷,種種變成一種『文化溝通』的落差,如果又加上許多建議的聲音進來,要公益又要營業,要人貢獻犧牲...
來自各方的聲音越來越雜與多,好友山門咖啡的阿勇說:『如果玉山旅社不是國信你或協會經營,那我不會再去』,台灣圖書室的張媽媽說 :『玉山旅社就乾脆你自己去做看看,為何不』...連好戰友綠色陣線吳東傑都喊出:「遇事練心」...
於是,現在是我歸零,重新進到玉山旅社咖啡吧台,學當一位好的媽媽桑(內將),學當一位經營人、學習煮一杯最具溫柔的咖啡,我重新在看漫畫咖啡時光,我重新在看DVD日劇溫柔時刻(二年前跟羅姐COPY的),我卸除戰鬥的性格與脾氣,回歸擔任旅社的園丁,不過洪雅書房依然開放正常,當我不在玉山旅社就是在洪雅書房,敬請一起握手期待這最新鮮的空氣與溫柔的時光!
玉山旅社 位於嘉義市共和路410號 (阿里山森鐵舊北門驛站前)--60年的老旅社
電話:05-2763269
開放時間是周二-周五下午三點至晚上八點
周六-周日是中午12:30-晚上八點半
周一休息~
開放時間之外 有事請簡訊給我0929536133 或寫電子信hoanya@ms41.hinet.net
玉山旅社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yushaninn
余國信 敬上
做這樣的決定與宣佈心情是極複雜的,過程是極坎坷的;洪雅文化協會的伙伴問我『這樣會不會是走後退路,國信你不是說要開始放手,玉山旅社由國信自己經營,這樣還有餘力為文化戰鬥嗎?是不是意謂著團隊出問題,是不是意謂著人手不足...』,老實講我一時無法回答清楚..
因為從2009年開始發起搶救玉山旅社並進行協力修屋的行動後,我負責募款與募人並做監工的事務,真正的經營在第一年是江昱仁教授的夫人羅姐(大家對其簡稱)與我的難兄難弟小潘負責,第二年是交回給協會的總幹事與夫人張姐(大家對其簡稱)負責,從過年前開始又移交幾位年輕人負責;每一回都是伙伴們階段性任務的完成,可是過年後這回移交有許多的落差,一個是旅社修護的中關於『協力修護與協力經營』的實踐要達到怎樣才算是成功的好案例,一個是旅社目前仍有漏水等需要續維護的,營運所賺得的經費支付人事成本後就無法再負擔建築的維護費等問題,於是這回在換誰接手的時候就出現這棘手的問題!
過去我所忽略的問題並非不存在,過去對玉山旅社咖啡吧台,我得承認我是外行想領導外行,因為我沒有真正在玉山旅社咖啡吧台服務,無法理解到底旅社服務事務有多煩瑣及如何克服,整個流程與營運的項目之規劃,還有人力要幾位才能負荷,種種變成一種『文化溝通』的落差,如果又加上許多建議的聲音進來,要公益又要營業,要人貢獻犧牲...
來自各方的聲音越來越雜與多,好友山門咖啡的阿勇說:『如果玉山旅社不是國信你或協會經營,那我不會再去』,台灣圖書室的張媽媽說 :『玉山旅社就乾脆你自己去做看看,為何不』...連好戰友綠色陣線吳東傑都喊出:「遇事練心」...
於是,現在是我歸零,重新進到玉山旅社咖啡吧台,學當一位好的媽媽桑(內將),學當一位經營人、學習煮一杯最具溫柔的咖啡,我重新在看漫畫咖啡時光,我重新在看DVD日劇溫柔時刻(二年前跟羅姐COPY的),我卸除戰鬥的性格與脾氣,回歸擔任旅社的園丁,不過洪雅書房依然開放正常,當我不在玉山旅社就是在洪雅書房,敬請一起握手期待這最新鮮的空氣與溫柔的時光!
玉山旅社 位於嘉義市共和路410號 (阿里山森鐵舊北門驛站前)--60年的老旅社
電話:05-2763269
開放時間是周二-周五下午三點至晚上八點
周六-周日是中午12:30-晚上八點半
周一休息~
開放時間之外 有事請簡訊給我0929536133 或寫電子信hoanya@ms41.hinet.net
玉山旅社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yushaninn
余國信 敬上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本周六(11/19)晚上七點半在嘉市動力室後方的多功能展演公園(簡易法庭對面)播映:縱橫山林間:鹿野忠雄!!
本周六(11/19)晚上七點半在嘉市動力室後方的多功能展演公園(簡易法庭對面)播映:縱橫山林間:鹿野忠雄!!
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要親自參加映後座談!!
DVD名稱:縱橫山林間:鹿野忠雄
作/編者 :天冷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100年9月
我對台灣山林熱愛情感,還是如同年少時的我一樣,火苗仍在我心深處,無時無刻地燃燒著。--鹿野忠雄(1906-1945)
http://blog.udn.com/yenpinfan/5772245
在日治時期的博物學者中,鹿野忠雄是其中的翹楚,雖然他綻放光芒的時間僅有38年,但是他帶給台灣動植物、冰河地形及原住民文化的貢獻卻長存於斯土斯民。
鹿野忠雄15歲那年深深為台灣的蝴蝶所吸引,可惜那時台灣並沒有高等學校,直至1921年台北高等學校(原址為台灣師範大學)成立後,才圓了他的心願,在台灣的芒草浪裡當個快樂的追蝶人,成為「昆蟲博士」。
他在台灣期間,多次赴高山踏查高山動植物生態,有系統地採集標本、繪製生物分佈圖,將華萊士生態線由菲律賓上修至蘭嶼、綠島之間;發現雪山的冰河圈谷地形,這時台灣地形學重大發現,因此他亦被譽為「學術探險家」。同時,他將觸角延伸至民族學,研究蘭嶼達悟族的文化,是當時唯一被允許登上拼板舟捕漁的外人,是達悟族人永遠的朋友。
鹿野忠雄對台灣的情感並不只是單純驚豔於亞熱帶的奇特生物相,更重要的對台灣土地的熱愛,從他的自然書寫散文「山、雲、蕃人」一書可見一斑。對於台灣的高山,他給了這般美麗的語彙「一萬尺左右的高度,森林帶豁然開朗,眼前出現高山景觀,群生於台灣高山,好像給大地鋪上一張深綠色的地毯,玉山杜鵑群落同時盛開,演成一個絢爛的高山花園。」
對於台灣的雲,他做了有趣的比較「台灣的雲吸飽水氣後形成流動感,比日本北方的雲有更大的粘著力。雲粘附於山脊,或凝聚成龐然大物,或離散而獨自逍遙,各種姿態無時不刻衝擊我的心。」
對於達悟族人的情與愛,在「台灣原住民圖譜:雅美族篇」一書中,他致上莫大的祝福「感謝雅美族仍保存著優秀的造船技術與船祭,愛好和平的雅美族,願他們永遠過著安詳有尊嚴的獨立生活,我願上蒼保佑。」
綜其一生最美麗燦爛的日子都在台灣渡過,即使回到日本,心仍懸命於台灣。「我將排除萬難,每年都來親近台灣的大自然和蕃人。我內心思量著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把台灣山岳和我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想進行最後一次轟轟烈烈的高山之旅。」可惜,鹿野忠雄在1945年前往北婆羅洲調查當地原住民文化時失蹤,結束了他的轟轟烈烈的一生。也許鹿野忠雄仍活在世間,只是因為過度投入而忘了回來。
按照達悟族人的說法「星星是靈魂的眼睛」,鹿野忠雄去世後,靈魂升天化為一顆星星,看顧著他的蘭嶼好友,希望他們永遠不受外界的干擾。雖然他的英年早逝,未能續在學術界綻放光芒,但是其立下的功與德,恰似北極星,在闃黑的夜晚,指引後學方向。
動力室位於嘉義市市立博物館的後方
風雨無阻舉辦~
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要親自參加映後座談!!
DVD名稱:縱橫山林間:鹿野忠雄
作/編者 :天冷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100年9月
我對台灣山林熱愛情感,還是如同年少時的我一樣,火苗仍在我心深處,無時無刻地燃燒著。--鹿野忠雄(1906-1945)
http://blog.udn.com/yenpinfan/5772245
在日治時期的博物學者中,鹿野忠雄是其中的翹楚,雖然他綻放光芒的時間僅有38年,但是他帶給台灣動植物、冰河地形及原住民文化的貢獻卻長存於斯土斯民。
鹿野忠雄15歲那年深深為台灣的蝴蝶所吸引,可惜那時台灣並沒有高等學校,直至1921年台北高等學校(原址為台灣師範大學)成立後,才圓了他的心願,在台灣的芒草浪裡當個快樂的追蝶人,成為「昆蟲博士」。
他在台灣期間,多次赴高山踏查高山動植物生態,有系統地採集標本、繪製生物分佈圖,將華萊士生態線由菲律賓上修至蘭嶼、綠島之間;發現雪山的冰河圈谷地形,這時台灣地形學重大發現,因此他亦被譽為「學術探險家」。同時,他將觸角延伸至民族學,研究蘭嶼達悟族的文化,是當時唯一被允許登上拼板舟捕漁的外人,是達悟族人永遠的朋友。
鹿野忠雄對台灣的情感並不只是單純驚豔於亞熱帶的奇特生物相,更重要的對台灣土地的熱愛,從他的自然書寫散文「山、雲、蕃人」一書可見一斑。對於台灣的高山,他給了這般美麗的語彙「一萬尺左右的高度,森林帶豁然開朗,眼前出現高山景觀,群生於台灣高山,好像給大地鋪上一張深綠色的地毯,玉山杜鵑群落同時盛開,演成一個絢爛的高山花園。」
對於台灣的雲,他做了有趣的比較「台灣的雲吸飽水氣後形成流動感,比日本北方的雲有更大的粘著力。雲粘附於山脊,或凝聚成龐然大物,或離散而獨自逍遙,各種姿態無時不刻衝擊我的心。」
對於達悟族人的情與愛,在「台灣原住民圖譜:雅美族篇」一書中,他致上莫大的祝福「感謝雅美族仍保存著優秀的造船技術與船祭,愛好和平的雅美族,願他們永遠過著安詳有尊嚴的獨立生活,我願上蒼保佑。」
綜其一生最美麗燦爛的日子都在台灣渡過,即使回到日本,心仍懸命於台灣。「我將排除萬難,每年都來親近台灣的大自然和蕃人。我內心思量著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把台灣山岳和我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想進行最後一次轟轟烈烈的高山之旅。」可惜,鹿野忠雄在1945年前往北婆羅洲調查當地原住民文化時失蹤,結束了他的轟轟烈烈的一生。也許鹿野忠雄仍活在世間,只是因為過度投入而忘了回來。
按照達悟族人的說法「星星是靈魂的眼睛」,鹿野忠雄去世後,靈魂升天化為一顆星星,看顧著他的蘭嶼好友,希望他們永遠不受外界的干擾。雖然他的英年早逝,未能續在學術界綻放光芒,但是其立下的功與德,恰似北極星,在闃黑的夜晚,指引後學方向。
動力室位於嘉義市市立博物館的後方
風雨無阻舉辦~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6月26日(日)古墟23.5° 市集:民謠音樂人林生祥種樹演唱會
6月26日(日)古墟23.5° 市集:民謠音樂人林生祥種樹演唱會


林生祥(Lin Sheng Xiang),高雄美濃人,交工樂隊解散後,2004年與瓦窯坑3合作編曲完成《臨暗》,內容探討勞工從農村遷徒都市的困境,曲風融合福佬牽亡陣、歌仔戲調、宜蘭民謠等,為生命謳歌。2006年改與日本樂手平安隆及大竹研合作《種樹》,以三農(農民、農業、農村)為主題,描述美濃青年自都市回鄉後,互相串連,努力尋回自我認同的農村生命力及價值觀之故事,同時也宣揚生態永續及有機農業精神。2009年生祥再將音樂精簡成兩把吉他,在大竹研深邃迷人的吉他彈奏烘托下,《野生》探討「南方」及「女性」兩個主題,描述台灣傳統農村女性在重男輕女偏見下,「自顧自大像放生」,卻能自立自強、韌性十足、勇敢承擔,終活出迥異於男性的生命風景。2011年新專輯《大地書房》仍與亦師亦友的大竹研合作,並重拾久違的月琴,與鍾鐵民等人集體創作,唱出「作家鍾理和」當年的浪漫、夢想、文學抱負、付出的代價、命運磨煉後的信念堅持、及其妻鍾台妹的心情等。
大竹研(Ken Ohtake),日本千葉人,自稱「我是吉他的囚徒」,是林生祥心目中「優秀日本精神的吉他手」,近年來長時間低調擔任生祥的樂手,就如生祥指出:「……KEN的手很黏,黏著吉他,黏著節奏,黏著旋律,跟他一起彈奏很安定,唱得很放心,他精神專注,耳朵很靈敏,可以在任何時候發現聲音的企圖與變化,他知道如何閃躲已存在的音樂線條,尋找沒有被彈出的聲音,堆疊和諧、衝突、高潮或安靜……」大竹研是生祥極重要的音樂伙伴,他也自認:「音樂性格偏愛高度的互動性,一種非個人式的表演形態,在與對方相互理解之後,以自由且即興的方式互動,徹底地讓彼此沈浸在音符帶來的愉悅與感動裡。」此特色在2011年《Ken Ohtake&Friends:I Must Have Been There》專輯中完全展現。
林務局嘉義林管處「動力室木雕作品展示館」很開心邀請到林生祥及大竹研將於6月26日(日)下午到嘉義市來為大家彈唱,在民謠音樂界,兩人近年來為台灣樂迷們所呈現的美好聲音有目共睹、有耳共聽。敬邀大家一起來參與此機會難得的音樂盛宴。本場曲目如下:1.美濃山;2.野生;3.讓我跟;4.細妹妳看;5.細細妹;6.山歌一唱鍾理和;7.種樹;8.大地書房;9.假黎婆;10.南方。
6月26日(日)
古墟23.5° 市集 10 : 00~16 : 00 動力室前廣場
林生祥種樹演唱會 13 : 30~15 : 30 動力室前廣場


林生祥(Lin Sheng Xiang),高雄美濃人,交工樂隊解散後,2004年與瓦窯坑3合作編曲完成《臨暗》,內容探討勞工從農村遷徒都市的困境,曲風融合福佬牽亡陣、歌仔戲調、宜蘭民謠等,為生命謳歌。2006年改與日本樂手平安隆及大竹研合作《種樹》,以三農(農民、農業、農村)為主題,描述美濃青年自都市回鄉後,互相串連,努力尋回自我認同的農村生命力及價值觀之故事,同時也宣揚生態永續及有機農業精神。2009年生祥再將音樂精簡成兩把吉他,在大竹研深邃迷人的吉他彈奏烘托下,《野生》探討「南方」及「女性」兩個主題,描述台灣傳統農村女性在重男輕女偏見下,「自顧自大像放生」,卻能自立自強、韌性十足、勇敢承擔,終活出迥異於男性的生命風景。2011年新專輯《大地書房》仍與亦師亦友的大竹研合作,並重拾久違的月琴,與鍾鐵民等人集體創作,唱出「作家鍾理和」當年的浪漫、夢想、文學抱負、付出的代價、命運磨煉後的信念堅持、及其妻鍾台妹的心情等。
大竹研(Ken Ohtake),日本千葉人,自稱「我是吉他的囚徒」,是林生祥心目中「優秀日本精神的吉他手」,近年來長時間低調擔任生祥的樂手,就如生祥指出:「……KEN的手很黏,黏著吉他,黏著節奏,黏著旋律,跟他一起彈奏很安定,唱得很放心,他精神專注,耳朵很靈敏,可以在任何時候發現聲音的企圖與變化,他知道如何閃躲已存在的音樂線條,尋找沒有被彈出的聲音,堆疊和諧、衝突、高潮或安靜……」大竹研是生祥極重要的音樂伙伴,他也自認:「音樂性格偏愛高度的互動性,一種非個人式的表演形態,在與對方相互理解之後,以自由且即興的方式互動,徹底地讓彼此沈浸在音符帶來的愉悅與感動裡。」此特色在2011年《Ken Ohtake&Friends:I Must Have Been There》專輯中完全展現。
林務局嘉義林管處「動力室木雕作品展示館」很開心邀請到林生祥及大竹研將於6月26日(日)下午到嘉義市來為大家彈唱,在民謠音樂界,兩人近年來為台灣樂迷們所呈現的美好聲音有目共睹、有耳共聽。敬邀大家一起來參與此機會難得的音樂盛宴。本場曲目如下:1.美濃山;2.野生;3.讓我跟;4.細妹妳看;5.細細妹;6.山歌一唱鍾理和;7.種樹;8.大地書房;9.假黎婆;10.南方。
6月26日(日)
古墟23.5° 市集 10 : 00~16 : 00 動力室前廣場
林生祥種樹演唱會 13 : 30~15 : 30 動力室前廣場
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訂閱:
文章 (Atom)